| 
 这几天写开题报告,昨天是审核,整个过程搞笑又好玩,放在这里给大家看看,给大家爆爆我这冷门专业的料哈\(^o^)/~ 
  
咏哥:你要“沟通”,那就是要搭桥。你这篇文章你把桥两边都说透了,就是过不去,怎么办?  
  
杨:你的文章构架比较乱。  
A同学:其实我在写的时候,自己也老问自己:我到底在写什么?一直没有想清楚。  
孙:恩。你快成为一个哲学家了。  
  
孙:文章不错。但这里头好多杠杠。第一次看到。还有,你这个“透视奥秘”,我觉(juě)得,你啊,第一次在学术界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这么个“奥秘”就被你给透视出来了?这有点儿像赵本山小品,三千年的木乃伊我能分辨出真假来。  
(沉默)  
刘:你看大家都不笑,你白说了。  
  
  
游:第三章标题太长。  
刘:有可能是史上最长的标题。  
  
  
谢:你这篇文章如何体现自己的观点?  
孙:“反思”!这不有反思吗?  
A同学:我觉得就目前看我能提出的东西还十分有限,我想可能在我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启发。  
孙:A同学还是很有思想的。  
  
  
 
 
 
 
 
游:“林乐之”还是“林乐枝”?人只可能有一个名字。  
孙:他改名儿啦!  
  
 
 
 
 
 
 
 
 
 
张:这看着像塔科夫斯基。  
同学:对对!!还有瑞典的……  
孙:哎呀妈呀,都不知道。  
  
  
孙:“哭嫁”很有趣。哭嫁与丧葬有关系?什么关系?“歌而不喜,哭而不悲”,这个很好嘛,可以发挥。  
游:题目应改为“从鄂西丧葬习俗看土家族的死亡观”。  
孙:那就把哭嫁整下去了……  
  
  
 
孙:哭嫁,我印象好象不止土家族有,好多民族都有。可以比较。  
谢:这个中国古代不是有“哭礼”吗?哎,这个老人死了,必须哭。  
刘:他那是结婚哭。  
  
(某同学的论文题目是《霍梅尼与伊斯兰革命》 
刘:你这文章好象是《毛主席与中国革命》。 
  
(某同学的论文题目涉及到了川菜) 
孙:这个川菜吧,我觉(juě)得吧,你说在四川这样的潮湿的地方,吃麻辣吧,他可以活血,这个什么的;但是他吃了辣吧,容易上虚火,然后呢,……(阐述金木水火土之类的原理)……就伤嗓子。那这个你说在我们这个干燥的地方吧,那咋整捏?  
谢:这个川菜就是好,我最喜欢吃川菜。有段时间吧,我喜欢吃蒙古菜,喜欢吃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发现那,哎,还是川菜好。现在我经常吃川菜。  
孙:是,川菜是好吃,我也喜欢吃,可以我身体就不太扛得住。我比如吃个一回吧,我就得,一两个月嗓子不舒服。你瞧我这嗓子现在还没好呢。  
谢:这个川菜啊它不光是辣,它还有别的呐。比如它还有苦,这个苦丁茶……  
杨:这个……大家是不是讨论吃太多了一点。  
  
刘:看了你的题目老师都笑啊,热血沸腾的,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世界眼光了,这个何去何从你还是去了吧---- 
游:这个情绪这个情绪的切入点很好,就是不好把握,你再把握把握,看能不能吧切入点换了,人家怎么想你怎么知道啊----------(说了等于没说,偶的框架全改了) 
我:这个这个----- 
刘:要不你写写大藏经得了 
话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巴以冲突中的宗教情绪》现在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情绪对人的影响》-------唉------ 
  
注: 
      咏哥是男老师,指导实践,此人能编著一本《中国土话大全》 
      刘是研究中哲跟佛教的老师,经常上佛教讲中哲,上中哲讲佛教 
      孙是藏传佛教的老师,老师巨能吹,他信誓旦旦说的话在我们课后的考证中都显示出了扯淡的本质 
      杨是伊斯兰教的老师,说话一范一范的,我每次交给她的论文都被改得体无完肤,基本上就是老师的论文了 
      大谢是道教老师,话说此老师处事做派极度逍遥,深得庄子真传 
    游是基督教老师,现在是众矢之的,昨天是个女生被他说哭了九个,被我们寝批判了半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5 10:28: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