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志愿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志愿者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451|回复: 5

【转载】“中国式”别离的最大问题是留守儿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8 15: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莲开静好 于 2013-4-9 17:36 编辑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回乡过年者陆续返城。一年一度的相聚、一年一度的别离,这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式”别离。

在笔者看来,对于成年人来说,“中国式”别离某种程度还涵盖着离家奋斗(求学或者工作)的意味——现在网上热议的都是在城市工作者不舍老父、老母——那么,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中国式”别离则有着诸多的无奈。父母无法把孩子带进城里求学,只有舍下年幼的孩子进城;或者孩子虽然在城市求学多年,可因为无法在城市升学,只有从城市返回老家求学。

这是“中国式”别离的最大问题,也是与其他国家离别最大的不同——在其他国家,成年子女与父母也是聚少离多,不可能一直在一起工作、生活,但未成年子女通常是不离开父母的。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规定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责任。与此同时,政府也为未成年孩子随父母流动创造好的求学、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环境,让孩子拥有完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由于长期远离父母,45.1%的留守儿童“感到心里孤单”,三成以上的孩子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

每一次春节,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都可能是一次心理冲击——有的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回家,孩子只有在失望中熬过春节。今年央视的“特别报道”也提到四川江安县一位7岁留守女孩照顾着5岁的弟弟,作业本上写满“想妈妈”,这让很多人心酸;有的孩子父母虽然回家过年,可是还没过几天又得收拾行囊外出打工。父母当然不舍孩子,父母是成人,还能够承受这种离愁别绪,而未成年人的孩子,怎么面对这短相聚长别离?

全国妇联曾呼吁,进城务工人员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许多进城务工人员不是不想带,而是没有条件带,或者环境不允许带。2008年,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政府以“流入为主,公办为主”的原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求学问题,这为进城务工人员带孩子进城创造了“政策条件”,可是,这一政策在一些地区并没有落实,不少地方对随迁子女求学还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另外,由于公办教育资源有限,有的地方随迁子女求学还得进打工子弟学校。

这仅是接受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后的考试升学问题,对进城务工人员是否带孩子进城影响更大,这一问题,即异地高考(以及异地中考)在去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客观而言,相对于此前没有政策而言,全国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或原则性意见)有着进步意义,但是,这离全面解决问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一些流入人口多的大城市,设置的开放门槛还很高。

从长远看,只有创造所有孩子公平求学、升学的环境,才能缓解这种“中国式”别离,而眼下十分迫切的问题是,对于这几千万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该如何缓解?当父母离去,有没有人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当地政府、社区、学校有何作为?此前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反映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严重缺失,在父母不能在他们身边的现实无法短期改变的情形之下,全社会应该向这个群体伸出援手,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才是关注“中国式”别离的价值所在。
                                                                                                                                                                                                                                                                                                                                         转自北青网   熊丙奇(上海 教师)
发表于 2013-2-18 2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益项目应该能覆盖过去。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开静好 于 2013-6-27 12:52 编辑

故事片《阳光留守》

导演:宁敬武
编剧: 戴克强 / 刘琛
主演:任月丽/ 王书琴 / 田景山 / 马志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年6月1日(中国大陆)
片长: 85分钟

              电影海报

           西单女孩和剧中的孩子们

《阳光留守》将镜头和焦点集中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影片以写实的手法,将发生在许许多多留守儿童身上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集中刻画几个性格迥异的鲜明人物,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真实可信的生活细节,重点描写他们的生活、教育、心理、道德等问题,反映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从孤独、封闭、厌学、冷漠、苦闷中走出来,变得自信、友善、互助、热情、开朗的过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励志、成长的历程。

【剧情简介】
几位进城打工的家长在村口准备上车,他们的子女纷纷拉着父母哭闹不止。家长们恋恋不舍又“心狠”地把孩子们推给他们的爷爷奶奶后含泪上车。只有小雨表现得很坚强,长途车离开后小雨在无人的地方痛哭起来。
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电话中听到妈妈的声音,叫一声“妈妈”。
同是留守儿童的亮亮、小雅、东东也都在父母打工在外期间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来自北京的因为特殊原因留下的老师(任月丽饰),用她自己的方式使孩子们走出自卑和寂寞,最终等到了亲人的团聚······

【影片意义】
拍摄此片是希望有着这样经历的孩子不要悲观,也切莫失望,而是将这种苦难转化为人生的丰富营养,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着以自己的力量振奋自己的精神,增强自己的斗志,锻炼出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还要告诉所有的留守儿童,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并没有忘记你们,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提高到了国家层面。许多地方都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留守学生”档案,构建了留守儿童5大关护网络,创办了一批“留守儿童和谐家园”,开展了各种关爱活动,让你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的温馨,让你们孤寂的心灵感到温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志愿者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3: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开静好 于 2013-6-27 13:12 编辑

(转载)全国留守流动儿童将近1亿 北京儿童中三成是流动儿童
2013年05月10日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陈荞

昨天,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他们普遍面临亲情缺失、平等教育等多方面问题。其中,有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而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也非常集中,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0-5岁儿童5年增757万

全国妇联课题组介绍,课题组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进行了分析和推断,并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形成报告,报告中儿童的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
报告指出,自2005年以来,学龄前留守儿童(0-5岁)规模快速膨胀,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增加了757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2948万,比2005年减少315万,其中2006年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占到32.01%和16.3%;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到54.08%,女孩占到45.92%。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其中四川、河南的留守儿童规模最大,分别占到全国的11.34%和10.73%。

□流动儿童
八成以上为农业户口
据介绍,报告中所指的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目前,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到八成以上。其中,学龄前流动儿童(0-5岁)有981万,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6-14岁)为1472万,大龄流动儿童(15-17岁)规模为1128万。
与2005年相比,我国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都在快速增加,其中,尤以大龄流动儿童(15-17岁)增加的速度最快,比2005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在性别方面,从流动儿童进入幼儿园直到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男孩的比例始终高于女孩,但到15岁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
“这说明,流动儿童的家长们可能更倾向于携带男孩外出务工以便孩子接受教育,而15岁之后则让女孩进城务工。”相关专家表示,在资源短缺的时候,家长们或更易做出不利于女孩的决定。

□205.7万留守儿童独居
调查显示,因为父母多外出打工,三成多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居住在一起,还有10.7%的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不过,有3.37%的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全国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这个比例不算很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按照该比例计算的话,单独居住的孩子达到近205.7万人,“这些孩子应该给予特别关照。”据介绍,将近20%的务工父母是在儿童1岁前外出,造成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教育、安全保护、亲情等多方面出现问题。
数据同时显示,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状况总体还算良好,在校比例达到96%以上。不过,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到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对此,全国妇联课题组相关专家表示,此前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社会一直在强调母亲的责任,“但这次调查表明,父亲的责任被忽略了。这是以后应该强调的地方。”

□人均流动时间3年多
调查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但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其中,流动儿童最多的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到434万。其次是浙江、江苏省,均超过200万。而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如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同时,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7-14岁流动儿童中,更有约1/3的孩子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由于常年流动居住,他们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据介绍,“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十分集中,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
全国妇联课题组建议,政府应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
发表于 2013-6-27 16: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动儿童,我家的算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4: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开静好 于 2013-8-28 14:59 编辑

(转载)民间公益活动“上学路上”招募志愿者
2013年08月26日10:46  京华时报  微博已有27条评论,共28人参与
  京华时报讯(记者 李晋) 8月20日,民间发起的公益活动“上学路上”第二期行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号召各界人士诵读优秀故事录制成MP3,为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送去心灵的关怀。据悉,项目将于9月赴云南迪庆维西县等地学校,为孩子们送去MP3,现面向社会招募长期专业志愿者。
  “上学路上”公益活动号召名人志愿者诵读故事录制成MP3,为留守儿童送去心灵关怀。今年5月底的第一期活动中,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六甲小学300多个孩子已拿到装满故事的MP3。
  据活动发起人刘新宇介绍,由于本次活动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把录有好故事的MP3送到留守儿童的手中,因此,项目面向社会招募长期专业的志愿者。
  志愿者要求:凡是身体素质良好,能够适应高原、山区等偏远地区的气候环境,有较长的空闲时间(一周左右),即可填写报名表参与报名。
  报名方式:按照“姓名+身份证号+机构+手机+邮箱”的格式填写一个报名文本,发送到sxls@qianyuedu.com,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报名志愿者”字样。
  同时,有兴趣的志愿者可以通过添加“上学路上”公益微信(账号:sxls2013)参与线上互动,还可以通过手机亲自录制故事给山区的孩子,推荐好书好故事给孩子。



原链接:http://gongyi.sina.com.cn/gyzx/2013-08-26/104645035.html
转自新浪公益:
http://gongyi.sina.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志愿者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 ( 京ICP备140566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086号

GMT+8, 2024-4-24 17:33 , Processed in 1.1556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