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志愿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志愿者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林林

【原创】写给南半球的弟弟(一至七完)(7楼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4: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凤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们都有隐形的翅膀,带我们飞,给我们希望……”
    听着全班同学唱起《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看着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我举着摄像机的手有些颤抖了…这首歌,我听过多次,但是,没有一
次,歌唱者能把它演绎得如此传神传情,因为,此时它是被齐声唱给赵孟桥的,而歌唱者,正是我们高一(7)班的全体同学!
    记得那一天,当我把赵孟桥同学患急性白血病住院的消息告诉同学们时,虽然有的同学已略有耳闻,但是,从我这里得到证实,他们依然满脸
惊愕,继而是焦急和悲伤,甚至还有些无助:这么积极向上的同学怎么一下就到了生死关头呢?看着同学们的眼睛,我接着说:“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更急的,还有孟桥自己,孟桥的妈妈。孟桥虽然现在不能和我们说话,但是,他有电脑,还能和我们交流。正是这一点,我想和大家谈一件事情。有的同学在贴吧中的留言是这样的:这病太可怕了!你要不行了吧?甚至还有人说,留下对我们说的话吧。作为孟桥的同学,我们应该是他的精神力量,怎能容许别人开他玩笑,打击他呢?也许这些同学是无意的,但此刻的孟桥,身受病痛折磨的人,会有多么伤心失望!他是多么的需要鼓励,需要温暖啊!我们要让他振作起来,你们一定会有办法来帮他的,大家想想看。”同学们相互看了看,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第二天,几个学生告诉我:“韩老师,我们找人帮忙删了不好的帖子!”“韩老师,我拜托原初中赵孟桥的同学,不要乱说话,要鼓励他!”“老师,我们建立了网上留言:为赵孟桥祈福!”“韩老师,我给孟桥写了封信!”……我点头微笑,我知道,同学们在学着将爱转化为行动。
    当同学们听到赵孟桥77万元的手术费用时,又是一片哗然:“老师,验验我的骨髓吧!若能配型的话,我不要钱!”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幼稚,
但其中的深情我们全都能体会。当我为同学们解释了情况之后,班内捐款开始了。这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班长和几个班委把我拉到一边,气愤地说:“老师,张刚只捐了3块钱,太不像话了!”“把他的钱给他退回去,让他脸红!”“家里又不穷,这么没有人情味!”我静静的听着同学们的牢骚,等待他们把怨气先发泄出来,然后才说:“你们的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但是,你们忘了我们的初衷,我们是要团结起来共同帮孟桥,捐款自愿,一分钱也是力量。孟桥要是知道我们为此事同学间不愉快,甚至伤了某个同学的心,他也会不平静的,作为班委,我们要在宽容中坚强起来,在坚强中想办法,你们说是不是呢?”班委们点了点头,在他们转身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同学们会对此事有何看法?于是,利用中午自习课时间,我对全班同学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我们看到素不相识的人陷入困境,都要伸手帮一把。现在,我们亲密的同学生命危在旦夕,我们少去一次麦当劳,少买几瓶饮料,少吃几根冰棍,就能挽救他的生命,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钱多与少我们不在乎,但我们在乎孟桥的生命。如果孟桥在这里,他一定会谢谢大家的。他在坚强的等待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共同来帮他创造。我替孟桥向大家鞠一躬!”班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二天,班长告诉我,那个同学又捐了50元,而我班的一位女生,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捐出了1000元。这就是我们的同学,他们在相互帮助中体会着宽容、真爱和坚强。
    在班内和校内捐款活动之后,我班主动承担了每天中午校内流动捐款和签名活动。连续几天,中午的校园文化广场上,我班同学站立在狂
风中,或拿着喇叭,或拿着签名本,对着来往的同学说:“帮帮孟桥吧!孟桥需要你的帮助!我替孟桥谢谢你!”声音虽然嘶哑了,但用情更深了,狂风想带给他们疲惫,但是他们的笑容却更坚定了。
    活动第一天,我走进教室,发现去下面做活动的同学为了争取时间,竟然没有吃饭。怎么办呢?我拿起饭卡,来到学校食堂,买了各种食品提
到班上,只希望他们回来之后能补充一下体力。这时,我班的郭亮走了进来,看到一大兜吃的,就问:“老师,怎么这么多吃的,我能吃么?”我刚一笑,还未回答,他已拿起了一个面包。“哎,那是给做活动的同学的!”一句话,令郭亮含着面包的嘴变成了O型。“没关系,”我说:“韩老师买给大家吃的。”我的话还没完,他就说:“老师,明天我去帮助做活动。”“我帮他们拿好饭!”另一位同学说。第二天,第三天,我班的同学就在那里,那个捐53元的同学,那个吃面包的同学,那个……师生的捐款和签名中,在感恩的乐曲中,他们成长了。终于,我带几个同学去看孟桥了。骨髓移植手术后孟桥精神状态很好,非常乐观,这令我们同去的同学欢欣鼓舞。最令我们震惊的是,他在病房里竟然不断背单词!他对同学们说:“大家放心吧!我会追上课的,我不会让同学们再为我担心,我还要为咱班争光呢!”多么朴实的话,多么坚强的男孩!同学们把他的话转达到了班上,特意强调他是怎么背单词的。班上的学生激动,振奋!激动的是,他终于恢复了!振奋的是,他有那么顽强的精神!我说:“是啊,孟桥把我们对他的爱,转换成了坚强,转化成了力量,勇敢的面对困难。我们呢,我们有这么好的身体,我们又何惧困难呢!让我们用孟桥和我们共有的坚强去战胜困难!”同学们又是一阵掌声。接下来的复习备考中,班中的气氛凝重了许多,好像他们都在实现着一种承诺。
    想到孟桥不能总见到我们每个人,想到他没人时会孤单,我们决定做一张光盘,将心中的感动、希望表达给孟桥。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
那一幕。我来摄像,同学自由发言,表演,甚至做鬼脸,想向他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在最后,同学们齐唱《隐形的翅膀》。注意到了么,他们将歌词中“我”都改成了“我们”,一个字的改动,融进了全体同学的心,融进了全体同学的爱,表达了全体同学的坚强。我这个摄像师,首先被感动了。孟桥妈妈来短信说:看了那盘,他们笑着流泪了……
    爱,是一种情感;爱,更是一种力量。若说,人间大爱无处不在,那么,我和我的高一(7)班则让爱实实在在。班中的赵孟桥患病,本身是一
种不幸,但是在战胜不幸的过程中,这种爱让我们坚强起来。我们没有相互说“我们爱你”但是,我们的行动已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没有承诺说“要坚强”,但是,共同战胜病魔的过程已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在爱中,高一(7)班从容地前进着。并非困难少了,而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坚强变大了。

发表于 2009-4-18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好,也许天堂里不再有绵延的阴雨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5: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期:2008-11-21      中国妇女报    
 

  “我是一位白血病患儿的母亲,我的孩子走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哽咽了,同样身为人母的记者内心不由一颤,内心深处的同情油然而生。“但是他走之前得到了社会很多的关爱。”电话那头的妇女告诉记者,“我不能再为他做什么了,想通过报社表达对社会的感谢。”

    打电话的是北京市朝阳区一位妇女,名叫孟艳荣。今年9月26日,她16岁的儿子赵孟桥因白血病逝世,生前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孟艳荣在孩子12岁时与酗酒的丈夫离婚。2007年10月23日孩子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只要孩子有一口气,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他的生命。”孟艳荣对本报记者诉说着当时的无奈,孩子生病后她全心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巨额的医疗费让她深感无力。

    2008年3月份,通过中华骨髓库,赵孟桥成功找到了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体,但是供者的父母不同意。“我当时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孟艳荣说。恰在这时,陈经纶中学的校领导来看望赵孟桥。了解情况后,他们马上作出反应,于3月21日以校党总支、校团委、学生联合会的名义在全校师生中发起了“真情撼动生命爱心温暖经纶”的捐助活动,为赵孟桥捐款。学校还联系了北京当地媒体,刊登了赵孟桥的求助信息。“当天就有30多人要给赵孟桥捐骨髓。”孟艳荣激动地说。

    学校还联系多家企业给赵孟桥捐款;赵孟桥初中同学的家长和一些初中同学现在就读的北京日坛中学、北京五中的部分师生也送来爱心;孟艳荣曾工作过的单位来看望孩子,送来了3000元……

    “赵孟桥小学一年级在东方培新学校读书,时隔9年了。”孟艳荣告诉记者,“有一天,他当年的班主任邓老师和一位王老师来了,带来了部分老师和同学捐的8000元。”

“天津市北辰区刘家房子村王秀琴用信封寄来了10元,还写了好多鼓励孩子的话。”孟艳荣满怀感激地说,“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

    赵孟桥住院的时候,有一天,一男一女来到孟艳荣身边,问她是不是赵孟桥的家长。在得到确认后,他们塞给孟艳荣1000元,扭身就走。“我当时追上他们,但他们不肯留姓名,只留了一个手机号。”孟艳荣遗憾地说。有时,她拨通这个号码,对方只说是北京郊区的。

    孟艳荣说,社会各界的捐款约有27万元,帮助赵孟桥也作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供体就是当初配型成功的人。“他瞒着父母捐的,是个21岁的男孩,捐完之后不久去澳大利亚留学了。”遗憾的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赵孟桥还是走了。(本报记者 王春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9 8:23: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9-4-19 15: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错,建议楼主把顺序排一下,会更好
发表于 2009-4-19 1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弱小的林林还有如此坚强的一面,这样悲痛的回忆应该是不愿忆起的吧……

希望故事中的坚持、勇敢、坚强和爱心能感动和唤醒更多的朋友们!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渡化在2009-4-19 15:24:21的发言:
恩,不错,建议楼主把顺序排一下,会更好

1-5楼是我自己写的,顺序是对的。
9楼以后,是转的关于患者那边的报道。

发表于 2009-4-23 23: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伸出你我手臂共创生命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22: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渡化在2009-4-19 15:24:21的发言:
恩,不错,建议楼主把顺序排一下,会更好

调整过了,更新一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0 22:54: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9-4-30 23: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林林在2009-4-30 22:53:51的发言:

调整过了,更新一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0 22:54:02编辑过]

恩,辛苦了~

发表于 2009-5-10 22: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有更新一定要力挺啊。难得的连续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志愿者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 ( 京ICP备140566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086号

GMT+8, 2025-4-19 20:57 , Processed in 1.1763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